反社會



  反社會,﹙Anti-social behaviour﹚。有反建制思想或行為的人物,他們被稱為不合群的人物、仇視現有法律及執法人員的人物,尤其是仇視警察及保安等制服人員。
  反社會嚴重者常被「建制內的人」稱為「犯罪份子」。

  反社會型人格異常是病態人格的一種,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(DSM)中歸類於第二軸發育障礙/人格異常的類別B裡,而且必須超過18歲才能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。
  反社會人格患者在初識時,往往予人聰明、人緣佳的印象,但實際上他們會殘酷無情的利用他們身邊的人,以達到他們的目的。此種人格傾向常見於狡猾的政客、詐欺犯、奸商等之中。他們的社會化不足,因此缺乏對人、社會、團體的認同與忠誠。


  臨床現象

  良心發展不足:
  他們無法接受或了解道德的價值,嚴重的缺乏良心譴責,所以不會因不道德行為而焦慮或有罪惡感。他們甚至會輕視那些被他們利用的人。

  不負責任和衝動的行為:
  他們很少為未來長期的利益考量,所以傾向於尋求立即的滿足,他們也較難忍受例行性的事物。


  善於利用他人:
  他們看來幽默、樂觀、討人喜歡,容易解除別人的武裝。他們似乎對別人的需要和弱點有敏銳的觀察力。他們也擅長辯解與說服別人。

  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:
  雖然他們容易得到他人的友誼,但因為他們的自我中心與不負責任,讓他們難以維持一個真正且良好的關係。他們欠缺同情心、感激和悔意。據臨床診斷發現有相當大的比例男性反社會人格者有暴力傾向。他們也是不忠實和不負責的伴侶。


  成因:
  對於此病的成因學者仍無定論,有人認為他們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們難以學得制約反應,也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善於逃避心中不舒服的感受而已。


  治療和效果:
  因為反社會人格不像一般心理疾病會有心理上的異常行為,也能正常的生活,所以他們通常不會求助於醫院或輔導中心。而已經因為觸犯法律而接受監獄的心理治療,效果也是相當不樂觀。一般的治療方法在他們身上成效不彰,這應該歸因於他們本身的欠缺焦慮和罪惡感、無法相信他人、難以學到教訓等的人格特質。有趣的是,即使沒有接受治療,許多反社會人格者到了40歲以後會逐漸改善,這或許是因為累積的社會制約所造成的。


  反社會人格﹙antisocial personality﹚:
  又稱社會病態人格﹙sociopathic personality﹚,他的特徵是缺乏責任感和倫理道德。
  他明知這是不對的,但總缺乏內在的約束力。他們也無法發展出情感上的依附關係,在社交場所他們吃得開,但他會豪不猶豫地利用別人來成就自己。他們可能獲得很好的成就,來自高社經地位,聰明受高等教育,但也有不成功的人,沒有優秀的智力和社交技巧,大部分在監獄中渡過,如慣性犯罪。
  他的成因是早期的親子關係,被忽視或缺乏愛的小孩沒有引導出尊重權威,道德標準,思考長遠的目標,和延宕衝動的滿足。親生父母有很強的反社會傾向,孩子也有很高的比例如此。
  他們對處罰不敏感,對錯誤的行為的後果無動於衷,也少有焦慮發生。


  如果撇開人格異常不談
  感覺上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反社會的心理
  有反建制思想或行為的人物,他們被稱為不合群的人物,仇視現有法律及執法人員的人物
  如果把現有法律當成校規
  執法人員的人物當成學校老師
  校內的激進份子應該都算反社會人物了
  難怪資料中說明成年後才能真正診斷出反社會人格異常

  SS Evan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n‧A‧D‧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